給悲傷一個位置~陪伴周遭喪親者的藝術

      給悲傷一個位置~陪伴周遭喪親者的藝術

張玉薇(新竹市生命線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商心理師)

 

面臨摯親死亡,可謂是人生中至難的生命課題,如此絕對和不可逆的關係結束和斷裂,往往造成喪親者在悲傷失落的低谷中難以重振生活。Bowlby(1979)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他認為人類天生有與他人形成依附關係的需求,如果關係因死亡而造成永遠分離時,會引發個體內在極深的悲傷。所以,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學習以愛與別人建立關係,另一方面也要學習與我們所愛的人分離,以正常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失落(引自李開敏,1995)。

然而何以失去親人如此讓人難以接受和調適?主要是在面對摯親的死亡離去,也即是經歷一番意義「世界」的崩解、重組與新生的過程,要重新面對角色、責任、生活方式、自我價值等方面的多重失落後的陌生新世界,喪親者無法再以常理去理解和經驗這個世界,而從原先熟悉的陪伴、依靠、安於世界、意義明晰,轉換到孤獨、無根、融不進世界、意義喪失,因而喪親者需要的是一顆溫柔的心撫觸,才有力量面對如此巨大的失落痛楚。

提供面對周遭喪親者的陪伴和關懷方式如下:

1.藉由陪伴與同理傳遞真誠關懷以建立信任關係:予以真誠的陪伴和同理,讓喪親者知道你能感受到他的失落與苦痛,了解他面對此事的困難和無助,對他來說即是一種支持,如此也能建立一種信任的關係。可以告知你得知此消息時的真實感受和心情,如:「得知你家裡發生這樣的事,我心裡感到很難過和心疼。」、「面對這樣的事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一定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調適和平復的。」真實的表達你的感受,當喪親者感受到有人能了解他所經歷的事並非易事,也才能更允許自己有正常的悲傷反應出現。傳遞給喪親者的一個訊息是,當他有需要時,你會很樂意予以協助和傾聽。

2.關懷喪親者近日生活狀況及所需協助之處:有些喪親者不易表達悲傷和失落之情,不必急於一再詢問他對此事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從他目前的生活狀況進行初步的了解,予以必要的協助,如:「家裡的事處理的如何,是否還有需要協助之處?」等。

3.評估其身心狀況和支持系統,並引導認識悲傷的正常反應:面對悲傷失落,喪親者基本的生活作息會有比較不穩定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現象,包含食慾不振、睡眠困難等,可從他的身體健康層面予以叮嚀和關心,如:「近日的飲食和睡眠作息如何?」、「失眠和食慾不振是很正常的現象,還是要儘可能讓自己作息規律、三餐正常。」、「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等。

可幫助其了解,面對失落悲傷會出現的正常反應,減少悲傷的迷思阻礙其悲傷的調適,如:「面對親人的離去,會悲傷、難過、想哭是很正常的現象」、「悲傷的歷程也是療癒的歷程」等。

同時了解喪親者經歷此事件,身旁有沒有足夠的情感支持系統,如:「這段時間有沒有家人或好友能陪伴你面對這樣的失落?」、「你會利用什麼樣的方式調適悲傷的情緒?」

4.辨識喪親者的悲傷情形,協助轉介相關資源:並可辨識喪親者的悲傷反應是否經歷一段較長的時間仍過於強烈,若有出現疑似複雜性悲傷的情形,可詢問喪親者意願,尋求合適的心理諮商機構接受個別諮商。若有長期失眠、食慾不振、憂鬱、精神狀況不佳等情形,已影響生活功能,可陪同就診醫院精神科。

「失去所愛的人,是任何人都無法忍受的一種最深刻而痛苦的經驗。不僅親身經驗的人很痛苦,旁觀的人因為自己對失落的無能為力,也會感到痛苦。~Bowlby」(引自李開敏等譯,1995)。

   面對遭遇喪親的親友,可能經常會感到無能為力,這正是悲傷的本質,也是重要的同理基礎,失落者往往會感受到不被了解的孤寂和痛苦,當他能被同理其無力和孤寂感受,也常常是重要的力量來源,陪伴他們一同走入生命中的失落經驗,接納他們的悲傷,也即是協助他們走在療癒的路上。

 

 

 

補充資料:給悲傷一個位置.pdf

 

 

 


本篇內容純屬心理衛生宣導性質且為作者見解,並不代表本中心之言論及立場。

本內容僅供民眾閱覽,未經著作人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