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停嗎? 因為餓的不只你的胃!

 

吃不停嗎? 因為餓的不只你的胃!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餓的不只你的胃,管的不光你的嘴

 

長相甜美,身型微胖的小麗是辦公室裡的開心果跟團購王。只要有她在的地方,談話說笑和美味食物從來沒有少過,她也因此深受同事們的歡迎,經常獲邀參與各項聚餐及購物活動。

 

在公司舉辦的體重管理講座結束,其他同仁慢慢地離開會場後,小麗害羞地過來問問題:心理師,我問你喔~為什麼我老是整天吃不停啊?我已經減肥八百次了,但控制不住的嘴,讓我每次都越減越肥,我該怎麼辦啊?

 

平時對小麗還算熟識,所以我笑笑地說:吃不停是因為,餓的不只你的胃,減肥要管的,也不光只有你的嘴。

 

先搞懂內在需求,再吃對所需分量

 

隨著時代及環境的演變,飲食對人們不再只是減緩飢餓或吃飽肚子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吃』對現代人而言,至少能滿足四種不同層次的身心需求,但是當你沒有搞懂所吃的層次時,就很容易出現過度飲食甚至是肥胖問題,這四種層次的需求分別是:

 

一、吃健康(營養需求)

維持正常且健康的身心運作,需要均衡且足量地攝取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及水)。人們在攝取健康食物後,身體會透過消化、吸收及代謝等過程以維持生命活動,並預防疾病的發生。

 

二、吃生存(熱量需求)

身體運作都需要使用到熱量,它可以讓我們的器官運作以及大腦思考,提供維持生命的動力來源。但有時候因為營養概念不足或生存需要,我們可能會忽略食物的營養組成是否恰當,而攝取過量的含糖飲料或加工食品。

 

三、吃爽快(情緒需求)

情緒性進食是造成肥胖的心理成因之一,卻也經常被忽略。情緒性進食指的是,以吃喝來緩解負向情緒或做為紓壓手段。根據研究顯示,重大生活事件例如離婚、失業,或是生活瑣事像是路上塞車、被放鴿子,都可能引起情緒性進食;而在壓力情境下,許多人也會出現偏好高油鹽糖或高熱量的飲食選擇。

 

四、吃交情(人際需求)

在各種人類文化中,飲食不僅是生存所需,也是重要的社交行為。因此,人們經常在社交情境下,出現非生理需求的飲食行為,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在社交場合中,出現過度飲食的狀況。

 

吃健康,能夠讓你保持健康與苗條的身材;但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的飲食卻更容易受到後面三個需求的影響,而當你沒有適時地覺察到他們的存在,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覺當中出現過度甚至錯誤飲食的行為,最終就會得到肥胖或是慢性病的結果。

 

四個需求各有其存在的價值跟意義,有時甚至會同時出現,其實這也沒有對錯的問題,核心就在於能否覺察身心之間的連結,並適度地進行調節及掌握份量。

 

可學習正念飲食,必要時尋求專業

 

小麗聽完之後,似有領會地點點頭:我大概知道我的狀況了,如果我想要更認識自己的身心連結,我可以怎麼做呢?

 

看到小麗願意嘗試對飲食行為有更多的探索,我給了她下面三點建議:

 

1.     每次吃或喝東西之前,能先吸口氣,暫停一下,覺察是哪種需求讓自己出現飲食的慾望,再適度地進食。

2.     完整地學習正念飲食(MB-EAT),讓自己對飲食有更深入的自我覺察。

3.     如果,還是難以調節自己在飲食上的衝動,可以主動尋求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

 

聽完之後,小麗臉上露出詭異的微笑,接著從口袋拿出一把巧克力:心理師,這是『吃交情』的巧克力,就送給你囉!

 

接收到小麗的善意跟理解,我也開心地說:那我就收下囉!

 

 

 

 

 

本篇內容純屬心理衛生宣導性質且為作者見解,並不代表本中心之言論及立場。

本內容僅供民眾閱覽,未經著作人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