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藝術

能清安欣診所兼任臨床心理師  吳慧敏

 

情緒溫度計—培養EQ的第一步

  「我的寶貝,寶貝,給你一點甜甜,讓你今夜都好眠…」,這首歌道出了為人父母心中的企盼,盼孩子平安、穩妥、幸福,從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肚子裡的寶貝開始,懷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經歷每一次的產檢過程,第一次計較著那麼小的數字:1/270,追究著驗血結果是大於還是小於它的機率(母血唐氏症的篩檢)。也還記得出生才一周大的老大因新生兒黃疸需要住院光照時心裏不捨與擔憂的心情。還有老二被誤判疑似聽障時,等待聽力檢查日期前那數個難以成眠與悲傷的夜晚,以及瘋狂地用各種巨大聲響想確定孩子是否還有聽力的舉動。以及老大在賣場走丟那數分鐘如永恆般長久的恐懼、自責與絕望。那麼那麼小的孩子,那麼那麼需要人呵護的孩子,曾經只單純地希望他平安、健康、安全就好。

 

  只是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要求也跟著來了。要有禮貌、守規矩…行為改變技術好用,開始了獎賞與剝奪特權的控制手段,以塑造孩子有良好的行為,孩子學會了達不到要求或標準能認命地接受沒有福利,有時也追求良好表現以獲得好的結果。猶豫在打與不打之間時,有時還是出了手打了幾下手心以示嚴重,有時也為自己過度的情緒反應而自責。他只是個孩子,知道,但壓力來時也不能自我控制。

 

  孩子小時候,常常在孩子煩躁不安,或者缺乏活動力,或者無故哭鬧不停時,會記得先幫孩子量量體溫,看看有沒有生病,體溫計真的很重要。而父母的情緒溫度計也很重要,數次的強烈情緒反應後的自我分析,除了孩子的問題行為導火線,常是自身承受的其他壓力才是強烈情緒的推動器。

 

  我的情緒溫度計幫了我一些忙。那個疲累的夜晚,期待把孩子趕上床後可以好好休息的心情,洗了孩子的腳,才轉身拿個藥想幫孩子上藥,一盆水就這樣被踢翻了,一整天工作下來的疲累,以及懊悔自己沒先把水收走,加上,惱怒著孩子這一腳,行動之前,測了一下當時的情緒溫度以及來源,覺察到情緒主要來自於本身的疲憊,牽著我那知道闖禍等著被責備的孩子,來,我們來看看,妳用水畫了什麼圖,是雲,是海,是海馬,嗯,好漂亮的海馬喔…欣賞完了孩子的創作後,邊收拾邊表達自己身體的疲累,希望孩子下次能小心,幾個月後,孩子還主動地提起那次用水畫海馬的事件,我把水灑翻了,畫了海馬媽媽和海馬寶寶,好漂亮喔,但是我以後要小心,媽媽才不用那麼辛苦擦地板。我很開心在孩子那次的記憶裡,沒有留下太多的負向情緒。

 

  聖經上有句話說:「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我想那真的是一種情緒智慧,去澄清、去釐清、去沉澱,思索著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反應以及想要達到的結果,清楚了才反應,也減少了自責與懊悔。

 

※本篇內容純屬心理衛生宣導性質且為作者見解,並不代表本中心之言論及立場。 本內容僅供民眾閱覽,未經著作人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