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體貼的情人

張純吉  臨床心理師

 

  男女交往是一門高深卻又生活化的藝術,每個人有自己的愛情價值觀,也多多少少會設定某些擇偶條件;曾有研究發現一般男女的擇偶條件,除了外在條件(金錢與外表)之外,最常被提及的內在條件是「體貼」。無論男女都希望自己的伴侶很體貼,但是體貼究竟是什麼?要怎麼做才算體貼?體貼可以學習或訓練嗎?

  筆者從事心理助人工作十幾年,遇過無數關於兩性交往的問題,融合這些經驗與心理學理論,嘗試將抽象的體貼概念具體化,讓大家更瞭解體貼是怎麼一回事,並期待每個人都能當個體貼的情人。

  志明與春嬌是一對情侶,假日時相約至戶外踏青,白天的約會行程結束後,兩人共進晚餐,餐畢則到附近的公園散步,為約會劃下完美的句點。最近日夜溫差大,兩人在公園邊散步邊談心時,春嬌不經意地聳了一下肩膀,志明看見後便把身上的外套脫下來,披在春嬌的肩膀上,春嬌頓時感受到生理與心理的雙重溫暖,對於志明的體貼行為深深感動。

  志明這個「幫春嬌披外套」的體貼行為看似簡單,其實裡面包含了四個步驟:敏銳的觀察力、正確的同理心、犧牲奉獻的精神、未雨綢繆的準備。分別說明如下:

 

一、敏銳的觀察力:體貼的定義就是要觀察到對方細微的行為變化,接著瞭解變化背後的意義,最後滿足對方的需求。體貼的第一步是要觀察到「變化」,所以志明必須先看到春嬌「聳了一下肩膀」,如果連這個行為都沒注意到,就無法進行後續的體貼步驟。

 

二、正確的同理心:觀察到對方的變化後,必須要同理對方的需求,所以志明必須瞭解春嬌「聳一下肩膀」代表的意義。倘若志明認為這個動作是因為身體抽筋或開玩笑,那就是錯誤的同理;志明必須要根據當下的時空環境與對方的行為習慣,正確同理到春嬌是因為覺得冷而聳肩,這樣才能繼續體貼的步驟。

 

三、犧牲奉獻的精神:同理對方的需求後,便要設法滿足對方,這個步驟牽涉到意願與能力。志明知道春嬌覺得冷的時候,當下最簡單的方法是「脫下外套為他披上」,但是如果志明認為彼此關係不夠,或是認為給他外套自己也會冷的話,自然不可能為他脫下外套。所以必須先有犧牲奉獻的精神,也就是想滿足對方的意願,才能夠繼續體貼的最後一個步驟。

 

四、未雨綢繆的準備:當你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後,若沒有未雨綢繆的準備,有時還是難以滿足對方的需求。如果志明當天只穿一件T恤,即使他想給春嬌溫暖也無從做起;所以志明必須在當天約會前,就設想到晚上天氣可能轉涼,事先在背包裡放一件長袖襯衫或薄外套,這樣才有可能在需要時拿起來展現體貼。

 

  體貼雖然只有兩個字,卻包含了許多的步驟,想成為一個體貼的情人,便要開始培養觀察力,時時注意對方的非語言行為,然後訓練同理心,正確地同理背後的意義,在願意犧牲奉獻的情操下,配合事先未雨綢繆的準備,滿足對方當下最渴望的需求。提醒天下有情人,要時時注意你的伴侶,滿足他的需求,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懷與體貼。

 

※本篇內容純屬心理衛生宣導性質且為作者見解,並不代表本中心之言論及立場。 本內容僅供民眾閱覽,未經著作人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