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治療的實踐

連廷誥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博士

台南看見光亮心理諮商所督導及心理師

 

  敘事治療取向(narrative therapy)是受到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治療/ 諮商學派,最早是在1980年代由Michael White 和David Epston開始提倡,Michael White在世界各地辦理各種工作坊、訓練及督導課程,也在亞洲、歐洲及美洲受到人們的歡迎及喜歡,大約在90年代末及二十一世紀初,Michael White老師也到台灣來辦理訓練課程,相繼有很多相關書籍被翻譯或書寫成中文出版,在台灣開始有很多人也越來越喜歡學習這個理論。

 

  敘事取向強調的是尊重與平等,這個理論反對心理治療師(psychotherapist)自認自己擁有詮釋/ 解讀來談當事人(client)生命或困境的權力,相反地,它認為當事人才是建構他/ 她自己生命故事及意義的主人及專家,心理治療師只是好奇的陪伴當事人敘說他/ 她自己的生命故事。

 

  當事人一開始或許會敘說他如何受到情緒、疾病、命運、周遭環境及他人所壓迫的生命故事,這些故事裡的當事人,他們的生命角色往往是無助、悲情、委屈、誤解、沒用或差勁等,這些負向扭曲的故事說得越多,當事人就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命運,而這些扭曲、負向的字眼,就慢慢內化成當事人的自我認同,當事人慢慢相信自己就只是這樣而已,他也不相信自己生命裡還有另外一大片正向故事,他也開始用這些負向的字眼來批評或看輕自己。

 

  敘事取向的心理治療師相信文字(敘說)的力量,相信生命意義及能量是透過文字及敘說而來的。他們也深深相信當事人生命不會只有那些扭曲的問題故事而已,他們一定還有好多重要的故事被忽略或隱藏,甚至他們周遭的人們都沒機會看見或聽見。

 

  如果這些被忽略的故事可以重新「出土」,當事人可以好好的說著這些故事(註:一般稱為這些為支線故事,以便於和前面所提的問題故事做區分),而心理治療師也可以使用好奇的眼光、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及探索這些精采的支線故事看見當事人在困境中不斷努力沒有放棄自己,看見當事人身上擁有善良、積極的能量,透過不斷的敘說,得以讓當事人的支線故事變得更豐富,從支線故事中重新看見當事人不同的面貌,特別是珍貴的、不容易的、難得的、堅強的、不放棄的寶藏,當事人如果可以從這些角度重新認識自己,才能發現自己身上原來擁有這些豐富的資源可以面對及解決他的生命困難。

 

  敘事取向的心理治療師不是要去診斷當事人的病症,也不是要去矯正他的問題情緒、認知或行為,更不想成為當事人的生命導師,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得更好的生活,都希望別人看見他身上精采的部分;所以敘事取向的心理治療師的主要功能是在於和當事人合作,成為他敘說支線故事的共同創作人,共同創造出更多有能量的支線故事,而當事人也在過程中慢慢的轉變他看待自己的眼光,不再只是以受害者、沒用或是糟糕的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是看見自己獨特及強韌的自己。這惟有從當事人內在正向資源出發去探索,他才願意相信自己擁有改變生命的能量。


※本篇內容純屬心理衛生宣導性質且為作者見解,並不代表本中心之言論及立場。 本內容僅供民眾閱覽,未經著作人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